购物车0

购物车中还没有商品,赶紧选购吧!

东莞名人逸事——清代蔡殷宝

日期:2023-03-21 17:18:59 人气:234 收藏


     蔡殷宝,号恕轩,字器之,清代东莞官仓村人。他的父亲庭才,是在乡间行走做杂货生意的,家境寒微。传说,有一天傍晚,从清溪赶集回家途中,他在石头下发现一个小缸,缸中藏银过半,有几十两之多。回到家中,其妻子就生下了第三个儿子,欣喜中取名为殷宝,这就是蔡殷宝名字的有趣传说。

     殷宝从小聪敏,相传他九岁读完四书,十一岁能背五经,举笔成文,乡中人都称他为“诗童”。后来老师向他描述石龙镇的繁荣,使殷宝产生了经商之念。刚开始,他在石马圩收购稻谷五十多担,从水路运往石龙,每天来回两三次,以此来赚钱,后来跟着那位老师到石龙定居经商,当时才十七岁。



     殷宝经商重信誉,善交往,亦有手腕。石龙的人口,虽来自四面八方,却以珠江一线为主,讲的是广州话方言。而殷宝是客家人,讲客家话方言,为避免被排挤,他陆续与多种行业的本地人挂钩联营,同时看准了石龙是东江流域物资的主要集散地,加强了与东江各县客户的联系,组织货源。船货一到来,就去殷宝处报到,他通知对口店铺收货、付款,同时下达出售单价,一开始是货到付款,后来变成日后付款。慢慢地,殷宝腾出资金周转,生意越做越大,声誉越隆,他以经营生油、谷米、木材为主,旁及松香、纸把、铁锅等东江产品。



     殷宝会用钱。传说,有次东莞募捐,分级签名捐款。第一进(拣)挂是捐献几钱几分的;第二进(拣)是捐一、二两的;第三进(拣)是长衫马挂的士绅,捐献的都在三、五、七两以上。殷宝趿着旧鞋,却昂昂然一直走进去,到了第三拣,便被阻住了。

    “你捐款,请在前拣。”

    “不,我要在这里。”

    “你捐多少呀!”

    “我?”蔡边说边签上了“十两”。

    “十两,是真是假?”

    蔡殷宝随手在“十”字上加上一撇:“千两”!

    士绅们哗然,说他是个骗子,在撒谎捣乱。殷宝淡淡地说:“随我到石龙取银子吧。”两人随之到石龙。殷宝行到一家店铺,说一句:“给十两他”,再行到另一家店铺又给十两。收钱的见各店主都唯唯听命,幡然大悟:此人是“暗湿”财主。一千两怎拿得动!只得改日再取款。殷宝命人将每根银条(十两)上打上“蔡殷宝”三字,然后发出,以提高自已的声誉。



     但是,他亦怕“树大招风”。平日头不常梳、鞋不常洗;外出则布衣素食、不扬声。有一次竟使贼子当着他的面打听“蔡殷宝”的下落,倒是颇为有趣。

    1765年蔡殷宝31岁,他以祖屋为中心,扩建住宅。因有三子,建三家巷村,占地12000平方米,房舍140间,这就是今天围心生产队的基本住宅群。在建村的同时,殷宝大量购置田产。除去在桥头圩看戏时打賭,输掉几百亩外,还余13800亩。年共收租谷2万担。



     蔡殷宝在石龙经商后期,为怕盗贼“标参”(劫人),常住乡间。五十余岁时,索性放弃在石龙发展的工商业,回乡过田园生活,终年62岁。

  乡人流传,蔡殷宝是清代中叶的东莞首富。




正品行货放心选购
天天低价畅选无忧
多地直发极速配送
七天无理由退换货
4008230838
工作时间:09:00 - 18:00
好友
朋友圈
收藏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