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沥牛墟始于明末清初,又名“横沥三六九”,清康熙《东莞县志》记载:“二月望日山谷民大集三角山唐家村诸处以农器耕牛贸易曰犁耙会”。横沥牛墟以牛只交易量大、经营时间长而声名远播,曾与广东鹤山沙坪、三水西南..
“茶园游会”是茶山历史悠久民俗,据茶山乡志记载,早在明正德九年(1514年)之前就已经有“茶园游会”。每年农历三月廿五至廿七,茶山当地居民及四方香客、游人会来到东岳庙举行祭祀活动,并抬出东岳大帝和民间吉祥..
木鱼歌,属弹词类曲种,唱时多用三弦伴奏。木鱼书多由盲人演唱,故俗称为“盲佬歌”,流行于城区片、水乡片、沿海片、浦田片、丘陵片等乡村。清初屈大均的《广东新语》记载:“东莞岁朝……寻常瞽男女所唱多用某记..
南社明清古村落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社古村位于茶山镇,为明清古村落。整体造型像一条船,节庆有传统婚庆表演。这里的交通也很方便,里面也有吃饭的地方。这里是有着800年历史的南社明清..
据《广东省志·体育志》记载:清朝乾隆年间,由福建来广东的少林寺慧真禅师传给惠州府海丰县莫蔗咬,后传给惠州火岗村的莫清骄、莫四季、莫定儒,经过他们切磋琢磨形成莫家拳。他们5人是为莫家拳的第一代传人。我市..
石龙镇“德和兴”醒狮店是百年老店,始于清朝末年,已历四代。 所制作的传统南方醒狮以刘、关、张三种面谱造形,分为白狮、红狮、武狮。醒狮头制作大概分为以下主要步骤:一、扎廓,又叫扎架,要选用柔软度特别好的..
古村落位于茶山镇南社村,国家AAAA级景区,先后荣获“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民族优秀建筑魅力名村”、“广东最美丽乡村”等称号。南社明清古村落始建于宋朝,是一个以谢氏为主的血缘..
石龙新昌鼓传统制作工艺繁琐、周期长,一般经过鼓桶制作、鼓膜制作、蒙鼓皮、涂漆上色等四大程序。做鼓第一步先做鼓桶,最好的选料为水榕木,是一种生长在河涌边的杂木,其次为苦楝木。鼓膜制作是选用新鲜的水牛皮..
草龙舞亦称火龙舞,是一种用稻草等扎成草龙而进行巡游舞动的习俗,在企石镇上洞村有几百年历史。上洞村旁有一座山,蜿蜒起伏,形似巨龙,名“龙公山”。村民每年要舞草龙,引龙入村,以求得风调雨顺。 草龙多用稻..
莫萃华故居坐落在东莞市洪梅镇洪屋涡村东南坊10巷17号。原建筑式样为三间两廊青砖瓦屋,长宽各9.2米,占地面积80多平方米。1904年,中共东莞党组织创始人莫萃华就在这里出生。1922年3月,在广州当工人的莫萃华加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