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客服,欢迎咨询
联系我们
      工作时间
  • 周一至周五:09:00-17:30
  • 周六至周日:10:00-16:00
龙舟月,东莞有个地方暗暗发力
2023-04-25 16:12:08 1711
  • 收藏
  • 管理



    立夏之后,水乡地区的大小河涌,便不再平静。


    龙船上的划手卖力练习,船桨搅得水都有了记忆。人们洗龙舟水、趁龙舟景、食龙舟饭、唱龙舟歌,热热闹闹地度过一个多月的「龙舟月」。


    因为疫情等待了两年,身秉龙性的水乡人,早已按耐不住。


    往年的中堂龙舟景


    就这几天,佛山叠滘,上演了一场场龙舟漂移,极速过弯紧张又刺激;广州猎德,「房东们」放下高尔夫球杆,重回赛龙舟这项传统又高级的运动。锣鼓喧天,船桨翻飞。


    珠三角地区中,东莞龙舟盛景颇为有名;而在东莞,论龙舟,还得看中堂


    一个有着千年历史,但你从未好好了解过的地方。



    东莞北大门,你了解太少


    中堂位于东莞地图西北端,隔着东江,与广州增城区接壤。


    东江支流环绕四周,河涌交错,是典型的水乡。



    中堂的名字由来很有趣。北宋立村,初名「舂堂」,chōng táng。舂是撞击的意思,堂为某一场所,舂堂,就是敲打稻谷的劳动场所。


    可见,千年前,中堂就是一个能吃饱饭的地方。


    不仅能吃饱,种类还很多。


    粮油作物有水稻、小麦、花生、番薯、甘蔗,果木果树有香蕉、荔枝、龙眼、芒果,难怪能成为当时东莞县的粮食基地之一。



    不过,可别只把中堂看作诗意田园。勤劳的中堂人,把田园生活过出了「技术含量」。


    抗日时期,中堂水乡人假装种田、捕鱼,实则秘密接头、传送情报。与敌人斗智斗勇的水乡武工队开会,是在队员家里的香蕉地举行的。


    和平年代,中堂人农活也干得有技术。


    把北方物种小麦种到15268亩(1978年),按现在中堂镇60平方公里的面积折算,超过1/6的土地都是麦田。


    入冬麦苗初长,深冬郁郁葱葱,后来长大的东莞小孩哪里还见过小麦。即便气候不适,中堂人也让亩产达到了200公斤。



    中堂还培养了东莞的「袁隆平」,陈志坚。


    自1998年以来,这个一心扑在稻田的农民,先后选育出7个优质高产的水稻品种。


    2014年,陈志坚获得了由国家农业部颁发的「全国粮食生产突出贡献农业科技人员」称号,这是全东莞获此荣誉的第一人。


    老头子现已七旬,还踩在田里,最近准备要夏耕。



    除了地里长的,中堂的水,盛产鱼虾蚬螺。


    当地有句话这样说:没有一条鲮鱼可以活着离开中堂


    啥意思?关乎一项非遗,中堂鱼包


    秋天的鲮鱼,肉质肥美,胶质和弹性足,用刀把鱼肉中最幼滑的部分轻轻刮下来,经过上百次擀压,鱼肉变得薄如宣纸,呈半透明状。


    图源纪录片《寻味东莞》


    看似吹弹可破,实则柔韧有劲。这就是鱼包皮。


    鱼肉、猪肉、虾肉、冬菇为馅,裹进鱼包皮之中,状如金鱼的中堂鱼包就诞生了。


    相传,鱼包在唐朝就已经存在,并且是作为一种弥足珍贵的食品进贡宫廷。在中堂,鱼包制作有上百年历史。


    想要判断一个中堂人有没有把你当朋友,看TA会不会请你吃一碗上汤茼蒿鱼包就知道了!


    图源纪录片《寻味东莞》



    一轴画卷,千年历史


    这个北宋立村的惬意水乡,至今已有千年历史。


    水稻种了上千年,种出绵延至今的地名「中堂」。


    龙舟竞渡了五百年,因其「景点」多、龙舟多、龙舟制作工场多、龙舟队伍多,在整个东莞乃至珠三角都享有盛誉。


    到了清末民初,更是诞生了东莞历史上唯一的文探花、《东莞县志》的纂修者之一、暨南大学的创办者之一,陈伯陶。



    还有好些令人称叹的历史,都是这次时代中国联合一时半刻一起挖掘的。


    把它们汇集起来,以水为脉,提炼亮点,我们邀请艺术家用长轴画卷的形式,通过「依水而生、依水而居、依水而乐、依水而兴」四个篇章,呈现中堂千载历程的步履之声。


    在此之前,我们先一起来看看,画家经历了怎样的探索过程。

    上一页:东莞这个镇的商会够团结:2年盖6栋「垂直工厂」,先培育5家上市企业 下一页:对话小妍子:9年,一家夫妻小店的品牌生长路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