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虎门的沙角炮台风景区内,清朝抗英守将陈连升的雕像屹立在炮台前面,庄严威武地面对珠江入海口过往船只,大有英勇不屈,誓死保卫国家的气势。在他的身旁,立有一匹健壮战马,正对着陈的雕像长啸,它就是有名的节马。
为纪念节马而立的碑叫节马碑。前几年,节马碑被选为东莞的“城市瑰宝”,其复制品曾在中央电视台上展示了一番。近年来,节马碑的名字少见于媒体中,真正知道节马的故事、节马碑的经历与“磨难”的人也并不多。近日,记者实地走访、并广泛收集一些资料,为读者讲述有关节马碑的故事。
战马成节马
在沙角炮台景区,记者发现这里只有陈连升和节马的雕像。沙角炮台是鸦片战争的古战场,始建于清嘉庆五年(1800年),位于珠江沙角山上,当时的沙角炮台长139米,炮洞11个,配大小铁炮11门,炮台正门配炮1门,另铸有250公斤生铁炮1门备用。台上建有神堂、官厅、官房、兵房,还有火药库等设施。沙角炮台与大角炮台东西斜峙,是虎门海口的第一道防线,被誉为粤海第一重门户,如今成为了爱国主义教育和旅游观光的场所,存有许多珍贵文物遗迹,其中陈连升与节马塑像为其中之二。只见陈连升头戴钢盔,身披战甲,手持利剑,眼神坚毅地望着前方,依稀可感受得到当年战争的惨烈。
1841年1月7日早上,英国侵略军出动了20余艘炮舰,2000多人兵分两路,突然偷袭了大角和沙角炮台。面对敌军炮舰的猛烈轰击,守卫炮台的官兵奋死抵抗。不久,大角炮台失守,部分官兵退至沙角炮台继续抵抗,此时,兵分两路的英军合力向沙角炮台发起猛攻。此时沙角炮台守将陈连升孤立无援、腹背受敌,仍镇静地指挥600多名官兵浴血死守,多次打退了敌人的进攻。最后,因寡不敌众,武器陈旧,弹尽无援,陈连升与绝大部分官兵壮烈牺牲,陈的战马也被掳至香港。
这匹坐骑久随主人征战沙场,训练有素,与主人结下了深厚情缘。其性情刚烈,正如其主,难以被驯服,不准敌人骑坐。英军不相信,硬要骑它,一次又次地被战马狠狠地摔下来。气急败坏的英军挥舞战刀吓唬着要砍它,战马一点也不畏惧。随后的日子里,节马被放到香港的山中,但由于思念主人,连地上的草也不吃,每天就朝着虎门沙角炮台方向悲鸣嘶叫。好心的中国人喂它吃饲料,要捧着它才吃,一放在地上它就不吃,并昂首走开。它更像懂人话,每次听到有人讲“陈连升”几个字时,它就泪水涔涔;一有人说要带它回虎门,它就摇着尾巴,乖乖地跟着走。
健壮肥硕的战马长期忍受着饥饿,英国侵略者也一直不肯放走它。几个月后,它变得瘦骨嶙峋,终于在1842年5月绝食而亡,成为后人敬佩的英雄节马。
为节马立碑
战马的气节如忠义之士一样高洁,所以它被誉为“节马”。后人为了纪念它,特修立了“节马碑”。记者翻阅资料得知,“节马碑”碑长1.1米,宽0.38米,是在同治元年(1860年)11月,由当时的驻虎门调署水师提标中军参将郑耀祥,调署水师提标右营游击赖建猷责成刻凿,嵌在关天培祠内的碑林里,与陈连升及沙角殉国官兵名单及事迹一起作为副祭,供人凭吊拜祭。
节马碑由“节马图”和“节马行”两部分构成。“节马图”画工精致,画中的马昂首提蹄、侧目疾视、肋骨突起。“节马行”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序言记述了节马被掳后的情形;第二部分正文用七言诗赞颂了节马“贞操耻食夷人栗”、“如斯节烈前古无”的气节;第三部分结语抨击了汉奸奴颜媚骨还不如一匹马。
侵华日军曾毁掉节马碑
1938年,日本侵略军战领虎门,安放在关天培祠内的节马碑也随之被毁。节马碑被毁有两种说法,一是日军飞机轰炸虎门时,一枚炸弹落在关天培祠侧,祠被夷为平地,节马碑、关天培像以及其余碑刻全部被毁。第二种是日军拆了关天培祠,将祠内的木柱、桁桷等木材全部搬走,祠内东西全部被毁,剩下的是破砖烂瓦。由于当时正处于兵荒马乱时期,节马碑被毁后,碎片塌毁埋在瓦砾中,并没有人关注它的命运。
直到1954年秋,驻莞某部队为向广大官兵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派人到处搜集有关鸦片战争的史料和文物,得知有节马碑,便在关天培祠中寻找碎片,可惜只找到了其中一截。后来一位名叫苏汉棠的本地人经过不懈努力,终于在一位居民家的厨房地板找到了碑的前截,在关祠附近的一座桥下找到后一截,三截拼在一起才成为完整的节马碑。
如今,在沙角炮台的陈连升雕像的十余米处,也有一块“陈连升与节马”碑,但这块不是真正的节马碑,真正的节马碑不在此处,而是在广州市博物馆。据了解,当时节马碑被送至部队后,于上世纪50年代末,又辗转送到了广州市博物馆一直珍藏至今。
节马碑被选为城市瑰宝
2004年,东莞市被评为“CCTV 2004年度中国十大魅力城市”之一,其中节马碑因为代表了民族气节和爱国精神,成为了东莞市的城市瑰宝。
据了解,“申魅”的评选标准包括科学的城市发展规划、充满活力的经济、富有创造力的城市建设、优雅的城市环境、独特的民俗风情、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等,同时城市必须有自己的“瑰宝”,瑰宝要能代表城市特色,可以是一种艺术形式、文化遗产、地方特产,但不能具体涉及某品牌商品。最后,东莞经过再三研究决定,“节马碑”最合适不过,因为节马精神与东莞精神相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