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0

购物车中还没有商品,赶紧选购吧!

东莞人物︱曾凡忠的艺术世界

日期:2023-03-25 11:49:59 人气:221 收藏


【编者按】曾凡忠,湖南人,东莞市嘉美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青年民间文艺研究学者,多个国际级、十余个国家级协会的理事、委员和会员。多年来,曾凡忠在紧张的工作之余,致力于文学、音乐、美术、民俗、书法、篆刻、医学等方面的研究与创作,硕果累累,诗文近600篇(首)散见《湖南日报》、《羊城晚报》、《中国人事报》、《黄金时代》、《音乐传播》、《长江从刊》等刊物,曾获全国十佳诗歌新人奖、中国现代诗展一等奖、珠江情全国文学大赛二等奖、中国才子佳人征文三等奖、广东省第六、第七届、第八届民间文艺优秀著作奖、三等奖、东莞首届文学艺术奖等,出版民间文艺等各类著作14部。曾凡忠还在剪纸艺术、民间器乐演奏等方面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曾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杰出手工艺品徽章、省剪纸工艺大师等荣誉,多种民间器乐演奏获得全国及省级金、银、铜奖项。

东莞的能人异士很多,但能以一人之力加入十多个国家级协会的绝非易事。目前,曾凡忠已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民间艺术国际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传统音乐学会、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中国音乐家协会管乐学会、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中国武术协会、中国画家协会等十多个国际级、国家级协会的理事、委员、会员,行业涉及文学、音乐、美术、书法、武术、民俗、医学等十多个不同领域。他表示还会继续努力,在书法、美术等领域继续打通关,成为多赢人家。




曾凡忠散文两题



苦瓜情怀


题记:我从苦瓜的苦中感受到人生的况味。苦瓜虽外表丑陋,却注重内在,自苦不以苦人。我以苦瓜自喻:努力学习提升自我,保持谦逊、豁达,耐住寂寞去成就自我,先后完成了两个本科、两个硕士、两个博士的学业,在多个领域收获了硕果。



过去在我老家,老百姓家常种植苦瓜。小时候我是最不喜欢吃苦瓜的,觉得其味如其名,通体清苦,难看又难吃,绿色的表面凹凸不平,皱皱巴巴的皮肤像癞蛤蟆。每当大人们津津有味地吃着苦瓜,我就感到很奇惊,尽管母亲常教育我“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现在不吃苦,以后有苦吃”,但我还是不愿去吃苦瓜。

少时,常跟着母亲在田地里劳作,种辣椒、茄子、苦瓜、萝卜等。有时,还得上山砍些“芒梗”做竹篱笆或者搭苦瓜架子。苦瓜是葫芦科属植物,一年生攀援状柔弱草本,多分枝;果实纺锤形或圆柱形,多瘤皱,成熟后呈橙黄色。苦瓜对土壤的要求不高,适应性广,很容易成活,南北各地均可种植。当幼苗长至5-6片叶子时,我们就开始插竹搭棚。一般搭“∏”、“A”字形,便于让枝蔓均匀分布于棚架上。当瓜苗长至50-60厘米时,就引蔓上棚。引蔓上棚后,还要将主蔓基部距离地面50厘米以下的侧蔓及上部不着生雌花的短、弱、过密的、衰老的、有病的枝叶及时摘除,使群体既能通风透光良好,提高光合作用和光能利用率,又能减少养分消耗,有利于开花和结更多的苦瓜。

待到苦瓜成熟时,母亲劳作完会顺便摘下几根成熟的苦瓜,用手取出里面的红瓤给我吃,红瓤像西瓜,鲜红欲滴,食一口竟然不是苦的。越成熟的苦瓜,里面的瓤和籽越红,红得像玛瑙、像热血,像燃烧了一天的落日。随着生活阅历的增长,对人生有了新的感悟后,我渐渐喜欢甚至爱上了这“丑陋”的苦瓜。

苦瓜有一种“不传己苦与他物”的品质,苦瓜以己之躯,为人之餐,或清炒鸡蛋,或爆炒肉丝,或炆炖排骨,不论与什么食材同炒同煮,绝不会把苦味传给对方,总是独揽苦味,所以有人说苦瓜“有君子之德,有君子之功”。清代屈大均所著的《广东新语》中,评价苦瓜为:“杂他物煮之,他物弗苦,自苦不以苦人,有君子之德焉……其性属火,以寒为体,以热为用,其皮其籽皆益人,又有君子之功。”所以苦瓜被誉之为“君子菜”。有些文人雅士将苦瓜称为“君子瓜”,出处就在此。这一生清苦、外表平平的苦瓜,貌癞而不悲,才美而不露,静静地咀嚼苦的寂寞,不以苦悲,却以苦留香,瓜熟蒂落,便是苦尽甘来时,以一种苦中蕴函的清香和淡淡的清新留在人们的心间。

苦瓜初长时,芽体嫩绿,弱不禁风,它的小身体里却蕴藏顽强不屈的性格,就算芽体断掉了,从旁生长出来的芽丝依然会沿着树墩、竹竿、篱笆,顽强地、曲折地一节节往上生长,最终生得枝繁叶茂。我由此想到我出身贫寒的母亲,何尝不像苦瓜,自我七岁时父亲去世后,她以自己的柔弱如蔓藤的身躯承担起了养儿育女的重担,面对生活的重负,尽管四季劳作,每天起早贪黑,有时年成不好,收入难以为继,不足以裹腹,母亲仍满脸笑容,咬牙坚持,她从不抱怨,也不轻易地把心中的苦告诉给我们,默默地忍受着,以一颗坚强的心面对,为我们遮风挡雨,让我们在阳光下健康成长,含辛茹苦地养育着我们几个年幼的孩子,我们就像母亲这株苦瓜藤上结出的串串苦瓜,在她的言传身教下我们学会了以吃苦为乐,乐观善良而坚强。每每和亲戚朋友们谈起我们兄弟时,母亲那如苦瓜般布满皱纹的脸上,都会闪现出开心、自豪的神情。虽生活清贫,母亲却一直恪守自己的信条:宁愿苦了自己,也不愿亏了别人。

母亲做菜的手艺很好,简单的苦瓜在她的手上可以做出很多种菜式:凉拌苦瓜、清炒苦瓜、苦瓜肉丝汤、苦瓜炒肉片、苦瓜煎蛋、苦瓜酿肉……。我最喜欢吃她做的酿苦瓜,苦中带甘,油而不腻。母亲把苦瓜切成小段,用小勺子挖去瓜瓤,把剁好的五花碎肉馅或者炒米塞进掏空的苦瓜里面,然后放进锅里炖,熟透的苦瓜与馅完美地结合,咬之无需细嚼,入口即化,清香扑鼻。每次母亲都会酿很多,第二天放进油茶佐食,其味绝佳。每到夏天时分,母亲都会经常给我炒一盘苦瓜青椒肉丝,它成为了我夏日饭桌上一道经久不衰的家常菜。

中医学认为:苦味有泄和燥的作用。苦瓜有清热、泻火、燥湿、降气、解毒等功效。《吕氏春秋•本味论》曾指出:“凡和,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调以滑甘。”人体阴阳平衡则无疾患。由于人们在饮食上嗜肥甘辛辣而恶苦味,往往导致人体阳有余而阴不足,所以一年四季均应适当进食苦味食品,夏季尤其应多吃一些。常吃苦味食品能增强皮层活力,使皮肤细嫩健美。苦瓜是一种药食两用的食疗佳品,尤其对糖尿病的治疗效果不错,所以苦瓜也有"植物胰岛素"的美誉。苦瓜含有生理活性蛋白,能提高免疫系统的功能,经常吃苦瓜具有清热解毒功效,能泄去心中烦热,排除体内毒素。李时珍说苦瓜具有"除邪热、解劳乏、清心明目、益气壮阳"之功效。据研究发现,它具有明显的降血糖,抗病毒和防癌的功效。

常食苦瓜,我从苦瓜的苦中感受到人生的况味。苦瓜具有极强的适应力,落地就能生根,很快在陌生的环境里生根发芽结果。我从偏僻的瑶乡走出来,在异乡人生地不熟,独自打拼,以苦瓜精神磨炼自己,以苦为乐,为了生存,我从几十元的生意开始做起。苦瓜虽外表丑陋,却注重内在,让我努力学习,加强自身修养,在紧张的工作之余,我还先后完成了两个本科、两个硕士、两个博士的学业,在多个领域中收获硕果。艰难的跋涉中,苦中有甘甜,清香而令人回味。苦瓜自苦不以苦人,让我能保持谦逊、豁达的心态,耐住寂寞与孤独,去成就一番事业。明皇室后裔、清代著名画家石涛曾以“苦瓜和尚”为号,以此冠名了他自己的著名画论——《苦瓜和尚话语录》,阐述了山水画创作与自然的关系、笔墨运用的规律及山川林木等表现方法。据说他餐餐不离苦瓜,甚至将苦瓜供在案头朝拜。很难想象一个人对于某种食物的喜好可以达到这种程度。也许,他吃苦瓜也是一种修行,除了禅意,还寄托着一种故国之思、亡国之苦。近人当中,老舍、梅兰芳都爱苦瓜。

蔬菜当中,苦瓜是最苦的也是最有味的。人生中苦中有乐,甘苦相生,苦甜相混,个中滋味恰似这苦瓜,当你悟透了,人生何苦之有?人有顺境,也有逆境,处于逆境,难免遭到白眼、冷落、奚落,熬过寒冬中漫长的清苦生活后,最终会苦尽甘来,正如苦瓜里的瓜瓤,终以一片火红挂在世人仰望的枝头。


注:摘自曾凡忠博士著《吾乡吾土•行吟江永》


(曾凡忠剪纸艺术作品)






萝卜情思


题记:常吃简单朴素的萝卜干,我感悟出了生活的真谛:嚼得菜根则百事可为。



我的家乡湖南江永,山川秀美,物产丰富。光是萝卜就有好几种,有青萝卜、白萝卜、水萝卜、胡萝卜和心里美萝卜等种类,颜色有红皮、绿色、白皮、绿皮红心等好几种。家乡的萝卜味道甜,脆嫩、汁多,“熟食甘似芋,生食脆如梨”,其效用不亚于人参,故有“十月萝卜赛人参”之说。特别是有种萝卜叫“春不老”,脆嫩香美,经腌制后淡淡的咸味透出丝丝的甜味和鲜味,是我们日常食用的好配菜。

中国两千年前解释词义的专著《尔雅》称萝卜为芦菔。晋郭璞注为“紫华,大根,俗呼雹突”。北魏贾思勰著《齐民要术》中已有萝卜栽培方法的记载。唐代苏恭著《本草》中谈到“莱fu”有“消谷,去痰癖,肥健人”的药用价值。宋代苏颂著《本草图经》中提到莱菔“南北皆通有之,……北土种之尢多”。上古时,称萝卜为“芦萉”后来叫做“莱菔”,有学者考证说,《诗经》中所谓“采菲”,“菲”即是萝卜。

小时候,农村几乎每家每户都要种萝卜。我最喜欢吃的就是猪骨头炖萝卜,油而不腻。选用大白萝卜,嫩、脆、香、甜的,猪筒骨选用大棒骨,煨炖出来的油汁浓酽,萝卜由于充分吸收了从大棒骨里溢出的油汁,就把萝卜的味道和大棒骨透出的骨肉之香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端上桌的“炖萝卜”品相极其诱人,硕大的长白萝卜块,上面点缀着辣椒的艳红和绿葱的翠绿,颜色艳丽但显得非常协调,不怕辣的再蘸点剁辣椒,开胃又爽口。“猪骨头萝卜汤”浓白酽如羊奶,喝一口,鲜而不腻。搛一块大萝卜,入口柔糯,甜津津,原汤味道合着萝卜的清新味道,沁人肺腑,而且回味良久……猪筒骨里的肉碎和汤汁肥美味甘,吸之伴随着声音,大饱口腹。简单的食材烹饪出天下美食,真应了“世界上最伟大的东西往往来自平凡之处”。

差的萝卜主要用来喂猪、牛,好的萝卜最多的时候就是用来晒萝卜干。每年的萝卜成熟时节,家家户户都会开始晒萝卜,做萝卜干。自家腌的萝卜干不含添加剂和防腐剂,做成小菜,开胃又下饭,餐桌上常少不了,特别是早餐,配稀饭、馒头更是极佳的配菜。萝卜干制作一般是在冬至前后进行,要经过“晒、腌、藏”三道工序。将萝卜拔出洗净,用刀切成小片,一条条的,放于太阳下晒干水份,再用盐腌制,最后用辣椒粉五香粉揉搓之后放在坛子里腌制了十天半个月。用筷子夹出来,放在嘴里嚼起来“嘎吱嘎吱”响,劲道又有嚼头,麻辣又回香,真是风味独特,清脆爽口,撩人食欲。平常,我们也会偷偷地从酸咸坛子里夹出来“吃耍子”,越吃越有味道,还没腌几天的酸萝卜就被我们吃得干干净净,等家人回来后,要从坛子里取菜时,早已没有酸萝卜了。我每次回到老家吃早餐,街上的米粉店就有一味酸萝卜做配菜,咸、香、辣,色、香、味俱佳,热气腾腾的米粉上特别诱人,随着热汤下肚,身上的寒气也一扫而光。

腌萝卜干炒腊肉也是一道极美的特色小菜。将亮红的干辣椒切碎,放入热油里稍微出味,倒入切成碎丁状的萝卜干,小火翻炒,最后倒入切好的大蒜拌匀即可。萝卜干特有的独特醇厚浓香加上大蒜的刺激使它生成了一种新的味道,再加上微带着烟火味的五花腊肉,肥而不腻。食之,嘴里油香四溢,口腔油滑,劲道的萝卜干吱吱作响,刺激着味蕾,口齿生香,清爽无比,回味无穷,有种口吐莲花的感觉,既下饭,又让人很过瘾。

在考上离家十多里远的清溪瑶族乡中学读书后,一小瓶萝卜干成了我读书求知的贴心伴侣。我在清风苦雨中苦读,咸辣的萝卜干也成为我解困的零食。1990年,我考上道县师范后,吃得最多的也是便宜的萝卜。那时生活条件还不好,我常从嘴里省钱把节约下来的零用钱用来买书(更多的时候是到学校图书馆借书回来抄)。我常是三餐吃萝卜:早上酸萝卜、中午煮萝卜、晚上萝卜丝,有时三餐吃酸萝卜。学校食堂的酸萝卜一毛钱一份,既便宜又好吃,许多同学至今还回味着师范食堂的酸萝卜。一份酸萝卜,我能吃上六两饭。在江永一小教书时,学校食堂只有我一个老师住校搭餐,做饭阿姨常用酸萝卜炒鸡骨架、炒海带。虽然生活清苦,但我每餐都吃得格外舒畅。后来到东莞创业,创业之初,生活艰难,常以几条酸萝卜维持生活,勉强度日。即使后来生活好转,萝卜也一直相伴左右。洪应明《菜根谭》:“咬得菜根,则百事可做”,俗语亦云“布衣暖,菜根香,读书滋味长”,表现古代文人对于清贫的淡然态度:布衣蔬食、闭户读书、优哉游哉。他以菜根之清苦历练来喻自己历经人世沧桑后所获得的一种超逸、通达之品格。宋代汪信民:“人常嚼得菜根,百事可矣。”伟人毛泽东也说:“安贫者能成事,嚼得菜根百事可做。”

在缺医少药的漫长岁月,萝卜为炎黄子孙的世代繁衍与族群的兴旺,可谓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中医说萝卜具有清热解毒、利湿化淤、健胃消食、化痰止咳等许多功能。萝卜不仅有药效,有时还能当粮食用。据史资记载:“汉恒帝时年饥,劝人种蔓菁以充饥”(见唐代丘光庭著《兼明书》),这里所说的“蔓菁”,也叫“莱菔”,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萝卜。萝卜在中国民间素有“小人参”的美称。现代营养学研究表明,萝卜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和多种维生素,其中维生素C的含量比梨高8—10倍。萝卜含有能诱导人体自身产生干扰素的多种微量元素;食入人体后可洁净血液和皮肤,同时还能降低胆固醇,有利于血管弹性的维持。中医认为,萝卜性凉,昧辛甘,无毒,入肺、胃经,能消积滞、化痰热、下气、宽中、解毒,治食积胀满、痰嗽失音、肺痨咯血、呕吐反酸等。萝卜可增强肌体免疫力,并能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对防癌、抗癌有重要意义。常吃萝卜可降低血脂、软化血管、稳定血压,预防冠心病、动脉硬化、胆石症等疾病。萝卜虽为常见茹蔬,但因其独特的食疗作用,被百姓倍加喜爱。适当食用萝卜,可以去热消火,消痰止咳,宽胸利便,化积散瘀,救治晕船,解煤之毒,攻效显著,所以百姓中有“萝卜上市,医生没事;萝卜上了街,药铺无买卖”的谚语世代流传。过去由于生活清贫常吃萝卜,让我们的生活无病无灾,度过了艰难的岁月。吃烦了炖萝卜块,就吃炒萝卜丝、焯萝卜片沾酱、包萝卜馅菜团子等,萝卜已成为我们百姓生活中一道家常菜。

记忆中,萝卜咸菜成为我成长过程中挥之不去的味道。小小的萝卜干不仅是一味普通的家常小菜,它承载着长辈的关爱,也带给我们许多的欢乐和旧时的记忆,带给我们最朴实最温暖的感受。在物质丰富的今天,萝卜干让我感悟生活的真谛: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注:摘自曾凡忠博士著《吾乡吾土•行吟江永》


(曾凡忠剪纸艺术作品)


(曾博士赠送人像剪纸作品给小编)



正品行货放心选购
天天低价畅选无忧
多地直发极速配送
七天无理由退换货
4008230838
工作时间:09:00 - 18:00
好友
朋友圈
收藏夹